
目前已發放14張內容服務牌照
在7月4日天津召開的第三屆中國互聯網電視大會上,國家新聞出版光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羅建輝重申了不久前總局發出的“關閉函”(全稱“關于立即關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違規視頻軟件下載通道的關閉函”)并解釋了廣電總局對互聯網電視的監管政策。他表示,互聯網電視集成業務牌照將不再發放,內容服務牌照允許省級廣電機構正常申請。
現有牌照方將受益
牌照和監管一直是互聯網電視的發展門檻,小米盒子因為缺少牌照一度被勒令停止服務,所有的互聯網電視都要和牌照方合作才能落地。此外,樂視和小米版權訴訟也緣起iC N T V利用牌照向小米提供了樂視獨家擁有的內容資源。
根據規定,今后,在開辦主體上,只有經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的廣播電視機構,才能開展互聯網電視內容平臺。其中集成服務牌照將不再發放,內容服務牌照鼓勵省級以上廣電機構進行申請。
據了解,目前廣電總局發放了7張互聯網電視集成業務牌照和14張內容服務牌照。其中7家互聯網電視集成服務機構分別是央視國際、百視通、杭州華數、南方傳媒、湖南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14張內容服務牌照除了上述7家集成牌照機構之外,還包括7家單純的內容服務牌照商,分別是電影衛星頻道節目制作中心、城市聯合電視臺C U T V、北京臺、云南臺、山東臺、湖北臺和江蘇臺。
在融合網總編吳純勇看來,停發業務集成牌照對行業的影響并不大。“現在有7家牌照商已經足夠了,排名前幾位的其實已然形成了競爭格局。另外,對于現有的牌照方來說,不會有更多的競爭者入局,這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吳純勇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省級電視臺都申請內容服務牌照,會產生更多優質內容,但可能面臨的新問題是,對于目前現有內容和播出平臺,如何規范好未來發展、制定好“游戲規則”。
互聯網電視內容受嚴控
羅建輝強調,商業網站不能在互聯網電視上自建內容平臺。“設備生產企業、互聯網站不得設立集成平臺和內容平臺,互聯網電視中的內容服務,只能接受合法的內容。商業網站可以在內容上參與,向自主的內容平臺提供版權節目。”
在內容管理上,互聯網電視播出的內容與傳統電視播出的內容審核標準一致,管理尺度一致,版權保護原則一致。在社會責任上,不管是傳統的有線無線電視還是互聯網電視,都只是在業務模式上有差異,在履行社會媒體責任方面沒有特殊性。
正如羅建輝所強調的,互聯網電視形態是廣電形態的一種,必須遵守廣播電視管理法律法規的原則和精神。
6月中旬,廣電總局下發了“關閉函”,要求華數的“天貓魔盒”和百視通的“小紅互聯網機頂盒”立即整頓。對于存在問題,華數回應稱公司進行了梳理整改,通過強制通知下線及終端升級限制用戶自行下載第三方應用商店,保障互聯網電視的內容安全。
根據《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181號文),牌照方所選擇合作的互聯網終端產品不得有其他訪問互聯網的通道,不得與網絡運營企業的相關管理系統、數據庫進行連接。
業內人士分析,廣電總局發函批評百視通和華數,是在力圖使盒子市場回歸正軌。在這場“凈網行動”后,無論是視頻網站還是互聯網電視廠商,對僅有的7家集成業務牌照商的依附將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