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統計局中山調查隊近期對有網購經歷的187位市民進行了調查訪問。結果顯示,市民的生活服務業消費呈現較為明顯的互聯網特征,并對網絡消費有更多期待,生活服務業企業上網觸電群眾基礎好、發展潛力大。中山市民網購最多的商品是服裝鞋帽,其次是食品、數碼產品等。超過三成的受訪者去年月均網購花費在500元以上,16.6%花費超過1000元。 ●網購花費 逾16%受訪者網購月均花費超過千元 互聯網改變了傳統的商品交易方式,塑造了新的消費觀念與購物習慣,網絡購物成為生活消費的重要渠道。調查中,有16.6%的受訪者2014年月均網購金額在1000元以上,500-1000元的占17.1%,200-500元的占27.8%,100-200元的占21.4%。 在問及是傾向網絡購物還是實體店購物時,選擇“根據物品類型而定,有些類型商品實體店購買,有些網購”的受訪者最多,占31.0%;選擇“傾向于實體店購買,實體店買不到時考慮網購”的排第二,占26.2%;選擇“網購與實體店進行價格等因素比較,再決定網購還是實體店購買”的占18.2%;選擇“傾向于網絡購買,網上買不到時考慮實體店”的占13.4%;選擇“不論是網絡還是實體店,看到滿意的就購買”的占11.2%。 ●網購工具 近九成受訪者使用過移動端網購 使用過移動端網購的受訪者比例高達87.2%,其中20.9%的受訪者網購中的10%以下是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完成的,23.9%的受訪者網購中的10%-30%是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完成的,超過1/2(55.2%)的受訪者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進行網購的比例在 30% 以上,近 1/3(33.1%)的受訪者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進行網購的比例超過50%,超過1/5(20.9%)的受訪者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進行網購的比例在80%以上。 不同類型物品網購意愿存在較大差異:“愿意且已網購”服裝鞋帽、食品和數碼產品的受訪者分別達87.2%、55.6%和49.7%;而“愿意且已網購”日用五金、燈飾的受訪者較少,分別僅占16.0%和17.1%;“愿意且已網購”家用電器的受訪者也相對較少,占34.8%。 燈飾、五金、家電等產業是中山的傳統優勢產業,借助互聯網助推傳統優勢產業優化升級的機遇與困難并存。調查顯示,“愿意”與“不愿意”網購這三類商品的受訪者 “勢均力敵”:“愿意但未網購”燈飾、日用五金和家用電器的受訪者分別有38.5%、36.4%和33.2%,“不愿意網購”上述三類商品的受訪者分別占38.5%、34.8%和27.8%。 ●團購消費 七成以上受訪者主要團購美食 83.4%的受訪者平均每月至少團購1次,其中平均每月團購消費金額為1-50 元的占16.7%,50-100 元的占 30.8% ,100-200 元的占 26.9% ,200-500 元的占19.9%,500 元及以上的占5.7%;有團購消費的受訪者中,平均每月團購1-3次的占73.1%,4-6次的占19.2%,7次及以上的占7.7%。團購主要消費產品是美食、電影和休閑娛樂。在多選的情況下,有團購經歷的受訪者中,團購美食的占76.3% ,團購看電影的占55.8% , 團購休閑娛樂的占48.7%。 團購發展速度較快,但也存在較多問題。在多選情況下,所有受訪者中 (含未參與團購的受訪者)認為當前團購中存在實物與網上介紹差距大、商家消費限制多、團購產品不夠豐富和團購優惠力度小等問題的分別占48.1%、47.1%、42.8%和41.2%。 ●網購影響 互聯網經濟發展影響行業生態 電子商務簡化了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中間環節,提高了經濟運行效率,降低了流通成本,對實體零售店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同時也對部分生活服務行業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推力。 認為網絡購物會阻礙實體書店、購物廣場發展的受訪者分別達47.1%和35.8%,這與近年來實體書店陷入經營困難、購物廣場發展速度放緩等主觀感受較為一致。而對于生活服務行業,較多人認為網絡購物會推動其發展:認為網購推動旅行社、餐飲店和賓館住宿3個行業發展的受訪者分別有61.5%、55.1%和52.4%,認為會阻礙其發展的受訪者分別僅為9.6%、7.0%和8.0%。便利店是提供社區零散生活服務的重要形式,57.2%的受訪者認為其不受網絡購物發展的影響;認為網絡購物阻礙便利店發展的受訪者相對書店、購物廣場來說也較少,占16.6%。 ●未來期待 近半受訪者期待網購蔬菜水果 當問及是否同意 “我期待可以通過網絡方便地購買蔬菜水果”時,有近半(47.6%)的受訪者表示期待,表明消費者對網購蔬菜水果態度積極,對蔬菜水果將來的保鮮、配送技術進步也持有相當的信心。67.4%的受訪者認為目前所享有的購物消費環境非常便捷,但仍然有84.0%的受訪者希望所在社區周邊生活服務商店可以開通網絡服務,以便享受更為智能、高效的生活消費服務。 79.1%的受訪者認為實體體驗店對促進網店銷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可以先在實體店體驗,消費者網購意愿可能會更高。中山調查隊認為,在電子商務的沖擊下,一些實體店淪為“試衣間”、“展示柜”,經營業績日趨下滑,應轉變經營模式,通過線上銷售盈利、線下體驗促進線上銷售,線上線下分擔成本,實現良性互動,主動適應互聯網經濟發展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