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和同事們對著電腦,認真處理來自全市各鎮區的電信網絡故障。
這座城市里,大部分從業者習慣了朝九晚五的工作節奏。每當夜幕降臨,一般從業者開始結束一天的工作,投入到溫馨的家庭生活中。可還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如電信網絡維護員張梅。1月9日零點一過,記者走近張梅,體驗她的工作崗位,了解她的“夜生活”。
■網絡世界的守望者
當晚,記者如約來到悅來南路的中國電信大樓五樓的網絡操作維護中心。張梅和其他兩名值班人員穿著一件白大褂,端坐在一張藍色的旋轉椅上,眼睛對著桌面上的電腦,認真處理著來自全市各鎮區的電信網絡故障。
工作臺前的大顯示屏上是全市城域網網絡拓撲圖,用來監控公司和家庭的上網業務。“這是在監控網絡設備,哪里的網絡設備斷開,系統會自動報警,圖標會變紅,這時工作人員就會及時跟進處理。”
長發披肩、皮膚白皙、笑意盈盈,是張梅給記者的第一印象。張梅是陜西漢中人,今年33歲。2004年7月,通信工程專業的她大學一畢業就入職中國電信中山分公司,現已邁入第十個年頭。工作前六年她負責網絡設備維護,近4年轉崗成為一名網絡操作維護員。在這個19人的團隊里,女性只有3名,而張梅就是其中一員。
此時,張梅的電腦屏上顯示一條網絡故障的反饋信息,從河北連接到板芙鎮的一條傳送網絡數據資料的專線出現丟包現象。“可能是一方傳送的數據另一方接收不全,我要檢測電信機房到用戶電腦室的線路有無問題。”張梅受理后,經過專業的操作,網絡恢復正常。
■“每種工作都要有人做,既然選擇了就要好好做下去”
“除了做好故障管控外,我們也要隨時接聽客戶的電話投訴。”張梅告訴記者,有時候一大片區的網絡故障,會接聽到客戶數百個連續轟炸電話。2014年2月的一天,由于市政施工頂管,頂斷了大東裕區域十幾條光纜,導致十幾條光纜中斷運行,使得雍景園小區、黨校、遠洋城的電話網絡中斷。這個網絡故障是早上10點多發生的,處理修復到第二天凌晨2點多。因為事發時是白天,影響面積很大,期間接到很多投訴電話。“我們十分理解客戶心情。”雖然工作很辛苦,但張梅的心態很好,“每種工作都要有人做,既然選擇了就要好好做下去。”
工作時間是從當天白天早上8時30分到中午12時,再從當晚18時30分到第二天早上8時30分。如此工作一天一夜可連休兩天,看似十分美好的時間安排執行起來卻并不輕松。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都有人值守,假期很少,還要“倒時差”。往往是剛把時差倒好,又要奔赴工作崗位,這是張梅對這份需要值守夜班工作最感崩潰的地方。“經常夜班,人老得快啊。”愛美的張梅打趣道,“皮膚越來越差了,而且腰也不舒服。”
凌晨1時開始,張梅和同事負責城區家庭上網的服務器版本升級。選擇這段時間升級,是因為這段時間上網用戶最少。“我們要監測升級完成之后設備是否有警報,用戶使用是否正常,以及有無用戶報障。”
早上6時,服務器版本升級完畢。張梅說,這次升級一切順利,完成后設備正常,用戶也沒有報障。
記者體驗的這一夜,客戶網絡故障投訴很少,投訴電話也不多,整體工作十分順利。張梅打趣道,“好神奇啊,你在的時候我們電話很少呢,搞得我還以為電話出問題了呢。”但記者看得出,每個工作人員精神都高度集中,毫不松懈,時刻處于緊張的上班狀態。
■“倒時差”錯過兒子成長瞬間
談及家庭生活,張梅的臉上溢滿幸福。“我們在工作中相識,當時我們在一個部門,他比我早工作4年。”張梅口中的他叫宋冠良,是廣東茂名人,在這幢大樓的16樓工作,是一名網絡發展部的規劃師。
兩人相戀一年半以后,順利步入婚姻殿堂。“周末值班時,丈夫會貼心地從家里給我送來做好的飯菜,感覺十分溫暖。”
很快,他們有了愛情結晶。現在,兒子丁丁已經7歲,讀小學二年級。這份工作最麻煩的是,張梅夜班時,若恰逢丈夫宋冠良出差外地學習,而雙方父母都不在身邊,這時兒子丁丁就只能寄放到同事家里去。還好和同事關系不錯,兩家的孩子打小就認識,因此還算順利。
“常常夜班,一下班后回到家,丁丁總會把雙腿纏在我身上,兩只胳膊緊緊環繞著我,說媽媽陪我睡覺,生怕我離開他似的。”談及兒子,張梅流露出濃濃的憐愛。張梅上夜班,兒子總不忘給媽媽通電話,告訴媽媽自己多想她。
“還記得丁丁幼兒園畢業表演,家長要去上臺助陣唱歌,剛好我那天值班去不了,是他爸爸上臺,事后我再買錄影的碟片重溫丁丁的成長瞬間。”張梅掏出手機,兒子丁丁穿戴博士服的幼兒園畢業照就是她的手機屏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