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市委書記郭文海到翠亨新區走訪調研企業,并聽取翠亨新區規劃匯報。他強調,翠亨新區是中山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主陣地和“東承”橋頭堡,要堅定不移對標深圳前海,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提升營商環境、產業政策吸引力、競爭力,進一步找準產業定位,形成產業支撐,助力中山高質量發展。
郭文海在江波龍電子有限公司調研。記者 夏升權 攝
中山江波龍電子生產研發項目是由深圳市江波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綜合性存儲產業園。項目一期于2019年建成投產,二期項目預計今年底竣工。郭文海參觀存儲歷史博物館,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勉勵企業不斷擴充產能、提升效益。他指出,當前全市上下正聚精會神拼經濟,企業要與黨委政府同心同力、共擔責任,按照全省、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的工作部署,以“起步即沖刺”的精氣神,奮力搶訂單、拓市場,全力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和全年“滿堂彩”。他同時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深中產業鏈深度合作,加快拓展產業空間、打造發展平臺,主動服務深圳“20+8”產業集群,帶動中山高質量發展。
郭文海在中科富海(中山)低溫裝備制造有限公司調研。記者 夏升權 攝
中科富海(中山)低溫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低溫裝備制造公司。在參觀企業時,郭文海表示,中科富海專注于自主技術研發,打破國外產品技術壟斷,這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未來發展潛力所在。要下定決心、集中資源,聚焦扶持這類企業發展壯大。他指出,一座城市,產業支柱在哪里,未來產業在哪里,需要認真謀劃。中山目前已匯集了中科富海、明陽智能、大洋電機、曉蘭客車、喜瑪拉雅等一批氫能產業鏈關聯企業,涵蓋自主研發、生產、存儲、運輸到應用場景等全產業鏈。要搶抓國家“雙碳”戰略機遇,依托現有優勢基礎,加快制定氫能產業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圍繞龍頭企業、領軍企業,集聚上下游產業鏈資源,打造產業生態,推動中山氫能產業做大做強。“這是中山加快轉型升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大突破口。”
翠亨新區規劃館。記者 夏升權 攝
在翠亨新區規劃館,郭文海聽取翠亨新區規劃匯報。他指出,過去一年,翠亨新區黨政班子直面歷史問題,團結帶領全區干部群眾企業家日夜兼程、攻堅克難,在低效工業園改造、水污染治理兩場攻堅戰以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等重點工作中取得明顯成效,值得肯定。他強調,翠亨新區是中山參與大灣區建設主陣地、珠江口東西岸融合發展的橋頭堡,要立足更高要求,高站位、高標準、高水平謀劃和建設。接下來,要進一步全面學習對標深圳等東岸城市,成為全市率先與深圳等東岸城市融合互動發展的先行示范區。
一要對標學習深圳,全面深化改革。“東承”橋頭堡也是改革橋頭堡。新區一切工作都要對標學習深圳,打開思路,能學盡學,率先復制推廣前海改革創新舉措,努力成為“不是前海的前海”。特別是營商環境、產業政策要先行先試、大膽突破,在深化改革方面走在全市最前列。
二要高水平做好新區規劃。立足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需要,對原有規劃優化完善、盡快成型。要進一步加強產業定位研究,南朗片區主要發展高端制造業,馬鞍島片區重點打造科研平臺、總部經濟區,引進世界500強等大企業落戶。要堅持產城人融合發展,加快完善商業配套和公共服務配套。要處理好城市風貌與產業布局的關系,打造與“黃金內灣”相協調、體現中山特色的門戶窗口。
三要加快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特別是對多年前布局的低端廠房,要集中力量攻堅,引導轉型升級,不能轉型升級的要盡快搬遷,確保新區整個產業定位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
市領導李長春、徐劍參加調研。
編輯 藍運良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