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av官网,aaa级精品久久久国产片,狠狠干夜夜爽,777一级毛片,青免费视频,japonensis乱熟,99色热

中山通過推行“綠美媽媽崗”,助力打造“垃圾分類+民生”品牌
超100名“綠美媽媽”上崗
發布時間:2024-05-23 來源:中山日報


   東區街道竹苑社區的“綠美媽媽崗”便民服務點。記者 王云 攝

“阿姨,您把二維碼給我掃一下。”5月20日,在中山市東區街道松苑橫街小區,“綠美媽媽”饒嘉棋正在清點居民送來的可回收物。這是中山推行“綠美媽媽崗”,打造“垃圾分類+民生”品牌的一個縮影。

2023年以來,中山建立起鎮“綠美媽媽崗”服務站、社區“綠美媽媽崗”合作驛站、小區“綠美媽媽崗”便民回收點三級網絡體系,先后超100名“綠美媽媽”上崗,實現新的靈活就業模式。

走進松苑橫街小區,一個綠色簡易小房子映入眼簾。“小區的‘綠美媽媽崗’于今年年初設立,我已經在這里兼職了幾個月。”饒嘉棋住在橫街小區附近,每天騎著電動自行車來到服務點上崗,“周六日會有較多年輕居民將可回收物拿過來,工作日一般是老年人居多。”

在橫街小區住了30多年的李阿姨,正在與丈夫一起分類打包可回收物,打算拿到“綠美媽媽崗”去。“我以前在餐廳上班,習慣收集這些瓶瓶罐罐。之前我們都是全部給回收廢品的人。有了‘綠美媽媽崗’之后,感覺更方便,價格也公道,我們就都送來這里了。”將瓶罐分類打包好后,李阿姨打開“綠源聯動”公眾號,將“碼上收”二維碼交給饒嘉棋,拿到稱重設備上進行掃碼。

“李阿姨是我們的老顧客。很多叔叔阿姨在單車房里存了許多可回收物,大家在我們這里回收多次后逐漸熟悉了,覺得很方便。”饒嘉棋告訴記者,一開始,很多居民都不了解“綠美媽媽崗”,“綠美媽媽”們通過上門入戶、派發小禮品等方式宣傳,并做好每一次回收工作,越來越多人愿意將可回收物拿到“綠美媽媽崗”便民服務點。“現在每天平均能收到70到80公斤的可回收物。基本上一兩天內就能擺滿站點。”饒嘉棋說,在非營業時間,居民也可以致電工作人員進行預約,送來可回收物,“若有年紀較大或行動不便的居民,我們也可以上門回收。”

清點好可回收物后,饒嘉棋將物品一一稱重,并根據可回收物種類,分別投放進硬塑區、軟塑區、金屬區和織物區。“公司每天都會根據市場價格更新回收價格,居民來這里進行回收,可以選擇兌換禮品,或兌換現金、微信收款。”每收到一件可回收物,饒嘉棋的提成便多一分。她表示,聘請方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的各項保障與福利齊全,如今自己能利用日常零碎的時間做兼職、增收入,還能照顧家庭,可謂一舉多得。

“綠美媽媽崗”的設立,不僅有效推動了“媽媽崗”靈活就業模式的進一步發展,還響應了綠色環保的號召。“綠美媽媽”除了服務、指引居民進行分類回收,還充當起中山垃圾分類工作倡導員、宣傳員,幫助大家樹立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養成綠色低碳的良好生活習慣。

據統計,目前,中山共建立鎮街“綠美媽媽崗”服務站3個,社區“綠美媽媽崗”合作驛站64個,居住小區“綠美媽媽崗”便民回收亭4個,開展群眾垃圾分類宣傳和舊物回收活動超過300場次。

在可回收物利用方面,除了“綠美媽媽崗”,中山此前還推廣使用了智能回收設備。“對比智能設備,‘綠美媽媽’能與居民面對面交流,也解決了老年人不懂設備操作的難題。同時,通過第三方企業的系統,能清晰了解回收數據與信息,整個流程一目了然,不會缺斤少兩。”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垃圾分類管理科副科長陳達鵬表示,接下來將會繼續推廣“綠美媽媽崗”,并進一步強化生活垃圾“精分類”全流程監督,力爭今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記者 黃靖怡 通訊員 孫樂言

◆編輯:龍慧◆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