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港海關關員監管集裝箱裝卸。吳炎 攝
中山網訊 5月9日,記者從中山海關獲悉,由拱北海關所屬中山海關、中山港海關聯合制定的《中山片區海關打造一流口岸營商環境2022行動方案》已于4月底正式出臺,21條便利化措施將在延續去年22條便利化措施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助力中山打造一流口岸營商環境。
●保障供應鏈產業鏈穩定暢通
今年一季度,中山市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為260.9億元,同比增長16.5%,實現開門紅。為保障供應鏈產業鏈穩定暢通,今年以來,中山海關建立“馬上辦”企業服務機制,為緯創資通(中山)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定制個性化“政策禮包”,有序推進“高級認證企業優先核批事項”“全工序外發加工減免擔保”等政策落到實處。同時,積極配合地方招商引資,高效對接中山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等8家新遷入中山的加貿企業,免收企業首本手冊設立風險擔保金600多萬元,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21條便利化措施,將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助力更多企業通過AEO高級認證,繼續推進全工序外發加工免擔保管理,對于2022年企業內銷加工貿易貨物的,暫免征收內銷緩稅利息,同時配合開展免除符合條件的外貿企業吊裝、移位、倉儲費用試點工作,助力企業充分享受關稅減讓等政策紅利。
●通關便利化確保貨暢其流
5月5日晚,中山升華偉基空調設備有限公司一票出口“空氣凈化處理機組”向中山港海關申請以“抵港直裝”模式出境,貨物提前申報后,經中山港貨運碼頭海關監管場所智能卡口自動驗放,直接駛入碼頭泊位實施裝船作業。
通過“抵港直裝”,出口貨物在工廠裝箱時即可向海關提前申報,貨物運抵碼頭后在無需查驗情況下,可直接吊裝上船。與傳統模式相比,有效減少貨物在碼頭內進入堆場反復裝卸的時間、物流成本,提升出口效率,為信用等級較高的企業貨物快速通關提供了又一重要路徑。
據悉,中山港海關將持續推廣“監管作業無紙化”“泊位共享”“同船運輸”“組合港”等通關便利化措施,推進“三智”建設,推行H986非侵入式查驗模式,提高監管效能,鞏固壓縮整體通關時間成效,全力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同時,該關在轄區各口岸常態化提供加班驗放、節假日預約通關等服務,保障企業急需出口貨物及時通關。
●出臺惠企政策助企搶機遇
在暖企穩企惠企方面,21條便利化措施的實施,將為企業增加更多便利化措施,包括:進一步落實“放管服”改革措施,持續鞏固“證照分離”“多證合一”“報關企業注冊改備案”“海外倉備案”等改革成效,支持企業擴大原木、糧食、水果、藥品、集成電路等商品進口,支持跨境電商和市場采購新業態健康發展,助力企業搶抓RCEP新機遇、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幫助企業有效應對國外技術貿易壁壘,支持培育更多“中山智造”“中山品牌”。
中山海關關長韋江表示,此次出臺的21條,將全方位從降低成本、提速增效等暖企穩企惠企方面發力,充分發揮海關職能作用,持續助力中山口岸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促進外貿保穩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