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城建集團下屬中山市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山規劃院”)聯合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打造的《中山富華道及周邊老舊小區更新》項目,從國內外150余家單位申報的近300個項目中突圍,斬獲2025年度AURA亞洲城市更新獎城市設計獎銀獎與景觀環境設計優秀獎,成為中山市在該獎項評選中摘得最高獎次的項目。
這一亞洲級獎項,不僅是對單個項目的專業認可,更是對中山本土規劃設計力量硬核實力的集中彰顯。透過富華道片區的系統煥新,中山規劃院深耕本土、服務城市發展大局的國企擔當與技術積淀愈發清晰。
民生視角破題:老街區的“新生密碼”
富華道,這條貫穿中山西區的城市主干道,曾是上世紀90年代中山改革開放的“窗口”,見證過商圈的鼎盛繁華。但隨著城市發展重心轉移,片區逐漸陷入“成長的煩惱”:建筑立面斑駁脫落,人行道狹窄擁擠,10處老舊小區內公共空間匱乏、路網混亂,消防通道堵塞成為居民心頭的“老大難”,商業活力也隨人氣流失而衰退。
“城市更新不是簡單的涂脂抹粉,而是要在保留城市記憶的基礎上,抓住居民的真實需求解決民生痛點、構建鄰里和諧的活力社區。”中山規劃院項目負責人的話,道出了團隊的核心思路。面對這一典型的老城改造困境,規劃院沒有選擇“大拆大建”的粗放模式,而是創新性地以“城市設計引領+微改造落地”的雙重路徑,從宏觀到微觀構建系統解決方案。
《中山富華道及周邊老舊小區更新》項目效果圖
在城市設計層面,規劃院以“中山改革開放窗口”為主題,將富華道劃分為改革開放風貌、民俗文化、現代商業、城市門戶四段特色街區。通過街景整合與道路退縮空間一體化設計,統一規劃沿街廣告牌位,讓曾經雜亂的街道變得通透有序?!艾F在整條路亮堂多了,周末來逛街的人明顯多了,生意比以前好了三成。”沿街經營副食店的王先生深有感觸。
深入社區肌理的更新更見功力。針對10處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路網梗阻問題,規劃院構建“外聯內暢、分級清晰”的路網體系,實現消防車輛100%通達,從根源上消除安全隱患。在長樂新村與景裕新村,設計團隊打破小區權屬壁壘,將閑置荒地“拼”成景觀長廊、慢行跑道與鄰里中心,配套建設無障礙通道與適老化設施,讓“邊角地”變身服務3090戶居民的“幸福空間”。
長樂新村、景裕新村景觀長廊改造后(實景圖)
景裕新村公共活動場地(實景圖)
“我們不只是改房子、修道路,更是在重構社區生態?!表椖吭O計師介紹,通過推動物業、居委會與居民代表共商共建,建立起設施維護、空間管理的長效機制,讓更新成果真正可持續。這種兼顧“風貌提升、商業振興、民生改善”的更新模式,正是項目打動27位國際評委的關鍵所在。
三十九載積淀:本土強院的“實力底氣”
富華道項目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中山規劃院三十九年專業深耕的必然結果。自1986年成立以來,這家中山本土唯一的國有綜合性勘察設計機構,始終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在一次次實踐中錘煉出覆蓋城市建設全鏈條的核心能力。

中山市規劃設計院。
2024年,中山規劃院通過增資擴股引入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作為第二大股東,實現了資源整合與技術升級的“雙重賦能”。依托這一發展契機,規劃院在城市空間規劃、市政交通設計、建筑工程設計、測繪信息服務四大核心領域持續發力,形成了“前期研究—方案設計—落地實施—后期評估”的全周期服務體系。近兩年,其專業實力持續獲得高階認可:2023年,合作參與的“中山市聯合測繪(多測合一)信息平臺建設及數據質檢項目”,榮獲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地理信息產業優秀工程銅獎,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提升提供技術支撐;2024年,參與編制的《百年城脈·廣府社區——從善坊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提升規劃及詳細設計》,斬獲大灣區城市設計大獎專業組別入圍提名獎,成為中山市在此賽事中唯一獲獎項目。
在規劃領域,規劃院是中山城市發展的“智囊團”。從編制《中山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確立城市發展藍圖,到完成《中山市2023年度城市體檢報告》為城市“問診把脈”,再到獨立制定《中山市國土空間規劃技術標準與準則》規范行業實踐,其專業成果已深度融入城市治理的每一個環節。2025年,規劃院參與編制《廣東好小區技術導則》獲“突出貢獻單位”稱號,參編的《中山市好小區好房子建設指引(試行)》獲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感謝信致謝,彰顯了其在行業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
在工程實踐中,規劃院的足跡遍布中山城鄉。在“百千萬工程”一線,五桂山桂南村的農房風貌管控、黃圃鎮橫檔村的典型村培育等項目,都留下了其從概念設計到施工落地的“陪伴式服務”印記;在“工改”戰場,東鳳鎮全域改造中,其創新的“消防合規+規劃適配+空間挖潛”方案,成功破解小宗地改造“退讓范圍過大”的難題,為鎮域經濟壯大掃清土地瓶頸;在民生工程領域,東區月灣路保障性租賃住房改造項目斬獲“中山市民點贊十大金獎”并入選省級優秀案例,成為老舊小區改造的“中山范本”。
三十九年深耕,中山規劃院累計完成各類項目2000余項,斬獲省、部級優秀設計獎項75項,市級獎項130余項。這些沉甸甸的成果,共同鑄就了富華道項目登頂亞洲獎項的“實力底氣”。
本土深耕賦能:服務城市的“國企擔當”
“作為本土國有設計機構,我們最懂中山的街巷肌理與民生需求?!敝猩揭巹澰贺撠熑说脑挘珳矢爬似浜诵母偁幜?。這種扎根本土的洞察力,讓規劃院的服務總能直擊城市發展的痛點難點,也成為各鎮街、行業主管部門信賴的合作伙伴。
在城市更新領域,富華道項目打造的“規劃引領—路網重構—資源聯動”三維模式,已成為可復制、可推廣的“中山經驗”。針對不同鎮街的差異化需求,規劃院能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對于商業衰退型街區,可復制富華道“業態升級+空間重塑”的振興路徑;對于老舊小區集中區域,能推廣“微改造+長效治理”的民生改善方案;對于城鄉結合部,可借鑒“資源整合+風貌提升”的融合策略。
在鄉村振興戰場,規劃院的“本土優勢”更為凸顯。五桂山街道桂南村改造中,設計團隊深挖客家文化元素,將農房風貌提升與生態保護、文旅發展相結合,既保留鄉村韻味又滿足現代生活需求;黃圃鎮橫檔村項目中,以文化為線,串聯當地資源優勢,營造稻田中心主要景觀稻田塔亭,優化閑置區域功能設置,精心設計多功能為一體的特色稻田驛站。
在重大戰略落地中,規劃院始終沖鋒在前。深中一體化進程中,深度參與深中跨市公交樞紐站建設全過程,以交通規劃助力區域互聯互通;“9+2”道路沿線整治與廣澳高速風貌提升工程里,用精細化設計擦亮城市“門戶窗口”;智慧城市建設中,致力中心城區地下市政基礎設施普查數據建庫,構建起城市地下“一張圖”,為規劃管理提供精準數據支撐。
“精心設計、優質高效”的質量方針,“誠實守信”的經營之道,讓中山規劃院成為中山城市建設的“穩定器”與“加速器”。從國土空間規劃到建筑工程設計,從測繪勘察到市政工程設計,規劃院的四大業務模塊已形成協同效應,能為鎮街與行業主管部門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
標桿引領未來:繪就宜居中山新圖景
富華道項目的獲獎,是中山規劃院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其邁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作為中山城建集團下屬控股子公司,這家本土強院正以“專業化、綜合化、一體化”為方向,向著“國內一流的區域性綜合型現代化強院”目標邁進。
“這一亞洲獎項,是認可更是責任?!敝猩揭巹澰贺撠熑吮硎?,未來將以富華道項目為樣板,在城市更新領域持續發力,打造更多兼具人文關懷與示范價值的標桿項目。在技術創新上,將深化數字化與規劃設計的融合應用,構建更智能、更精準的技術服務體系;在服務模式上,將升級“陪伴式”服務,從項目前期調研到后期運營評估全程參與,確保設計成果落地見效。
面向大灣區發展大局,中山規劃院正進一步拓展服務邊界。在城鎮建設領域,聚焦低效用地改造與產業園區升級,助力鎮域經濟提質;在民生保障領域,深耕老舊小區改造、保障性住房設計,推動“完整社區”建設;在生態保護領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助力韌性城市、宜居城市建設。在建筑工程設計領域,中山規劃院以民生保障項目彰顯專業高度,由其獨立設計的軍轉干部經濟適用房住宅小區第一期工程、市軍轉干部住宅小區二期工程,憑借“功能適配+人文關懷+生態宜居”的創新設計,斬獲2024年度中山市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一等獎。2024年,中山規劃院共8個項目獲中山市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殊榮。市政交通設計方面,規劃院構建起“跨市動脈—鎮域干線—社區微循環”的全層級服務體系。深度參與城市交通規劃設計工作,精心設計中山市人民醫院新院區、港祥隧道等多個區域的交通疏解方案、東鳳鎮道路交通專項規劃等,完成長江路-南外環交叉口北進口改造、黃圃鎮橫檔村振興路-創業路道路改造、華柏路升級改造等多項交通規劃和設計工作,助力暢通、升級城鄉交通“毛細血管”。
從富華道的景觀長廊到桂南村的客家新居,從東鳳工改的廠房新貌到深中通道的交通樞紐,中山規劃院的設計印記已深深鐫刻在城市發展的脈絡中。這個沉甸甸的亞洲獎項,不僅見證著一個項目的成功,更彰顯著一家本土國企的專業實力與責任擔當。
在中山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中山規劃院正以科學規劃筑造理想之城,用精心設計鏈接更遠未來,為各鎮街發展、各行業升級提供源源不斷的規劃智慧與設計力量。
記者 張房耿
◆編輯:吳玉珍◆二審:鄭沛鋒◆三審:趙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