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由中山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主辦、市應急管理局承辦的《從庭審現場透視法律焦點》直播節目在中山日報社舉行。節目圍繞“高處作業”典型案例,通過檢察官、法律顧問與網友的互動交流,深入解讀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常見誤區。直播當日吸引超過7萬人次在線觀看。
2米即屬高處作業,無證上崗隱患大
節目中,中山市第一市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周應春結合真實案例指出,公眾對高處作業的認定標準普遍存在認識不足。根據國家標準《高處作業分級》(GB/T 3608-2008),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米及以上進行的作業,均屬高處作業,作業人員必須持有相應特種作業操作證。
周應春表示,“不少市民對‘高處作業’存在認知偏差。例如,家庭安裝空調外機時,若作業人員未規范系掛安全帶,或未有效避開施工區域墜物風險,都可能引發嚴重事故?!彼麖娬{,作業人員與普通市民均需增強安全意識,嚴格遵守安全規程。除作業人員外,過往行人也應做好防護,如途經施工區域須佩戴安全帽、主動遠離作業車輛范圍等。
無證上崗屬重大事故隱患
針對特種作業人員資質問題,中山市應急管理局法律顧問、北京市隆安(中山)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黃鈺欣明確表示,依據《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規,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專門安全培訓并考核合格,取得相應資格后方可上崗。無證作業將直接認定為重大事故隱患,涉事企業及相關責任人將面臨行政處罰、信用懲戒,構成犯罪的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安全生產不是某一個部門或企業的‘獨角戲’,而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秉S鈺欣呼吁公眾牢固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風險意識,掌握基本應急技能,并在發現違規作業時依法維權,共同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編輯:陳景藍◆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
鄭沛鋒
責任編輯:陳景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