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巾幗在行動!中山市婦聯立足所能,發揮優勢,積極引導婦女組織和家庭在鄉村振興中展現作為,助力“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市婦聯通過部署開展“美麗家庭”建設工作,引導基層婦聯組織發動廣大婦女和家庭積極參與“五美家庭”(即綠色家庭、文明家庭、富美家庭、和美家庭、平安家庭)建設,推動人居環境美化綠化、鄉風文明顯著提升,致富渠道有效拓寬,走出了一條共建共享的綠色路、致富路、幸福路。
板芙鎮里溪村作為市婦聯選定的“美麗家庭”建設示范村,在鎮村婦聯的大力推動下,以“綠色家庭”和“富美家庭”為抓手,深入推進“五美家庭”建設。一批家庭主動參與,成為 “美麗家庭”示范戶,改變“小家”面貌的同時,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通過以點帶面,帶動全村走在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產業興旺的美麗鄉村建設之路上,為推動鄉村振興貢獻巾幗力量。即日起,中山市婦聯聯合中山日報新聞客戶端中山+推出《走進里溪村“五美家庭”》系列專題報道,敬請關注。
推窗見綠,開門見花,小小一方庭院,美麗宜人。作為“美麗家庭”建設示范村,板芙鎮里溪村將“美麗庭院”作為平臺,發動有意創業的婦女和家庭發展“庭院經濟”增收致富,實現“綠美小庭院、富裕錢袋子、幸福一大家”,有效提升了鄉村的“顏值”和“氣質”。
在庭院里開私房菜
里溪村“綠色家庭”、“富美家庭”示范戶“樹屋私廚”掩映在一片山林之下。踏入這里,但覺豁然開朗。偌大的庭院栽植著十幾棵枝繁葉茂的果樹,墻邊花叢長勢喜人、生機盎然,猶如一個“世外桃源”。走過綠意森森、流水潺潺的小橋,私廚內布局淡雅舒適、整潔干凈,各種家具擺放得整整齊齊,時常飄出陣陣讓人食指大動的香氣……
這個寧靜秀美的庭院,是里溪本地人力推的私房菜。店主鴻哥、嫦姐夫婦一直堅持“食材新鮮、物美價優”的經營理念,特色菜大盆魚、私廚扣肉、鯽魚羹等更是吸引了不少回頭客。在這里,食客可以欣賞鄉村自然景致,品嘗原汁原味的農家菜,免費采摘綠色天然的水果,心曠神怡地享受一段慢時光。

“我們在鎮上打拼了很久,現在年紀大了,還是覺得回到村里更舒服、更自在。”有著十幾年餐飲經驗的鴻哥、嫦姐夫婦,三年前決定回到鴻哥的家鄉里溪村發展。經過考量,夫妻倆認為發展庭院經濟最合適,可以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增收致富。他們用積蓄承包下新聯街旁一大片拋荒的空地,一邊經營著私廚,一邊下“繡花功夫”逐步完善庭院,生活過得安定且充實。
通過實干、苦干、巧干,幾年間,夫妻二人將這片空地上的房屋翻新成了私房菜館,在院子里修建起了涼亭和“小橋流水”,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供來客欣賞、拍照,還充分利用庭院養殖清水魚,打響了食材鮮美的名號。
將這方“小天地”經營得有聲有色,夫妻倆自有訣竅。“我們之間一向坦誠相待,無論做大事小事,都是平心靜氣、有商有量的。”嫦姐說。平日里,性格爽朗的嫦姐負責接待食客、打掃衛生,而內斂的鴻哥則負責掌勺、把控食材,二人分工明確、互相配合、相處和睦,是村民口中模范“夫妻檔”。
美化庭院促“雙增收”
此前,私廚外的庭院疏于打理,雜物隨意擺放,顯得有些臟亂,影響了就餐環境。鴻哥、嫦姐夫婦一直想美化庭院,擴大經營,無奈不知從何下手。所以當鎮村婦聯向嫦姐提出共建“美麗家庭”示范戶的建議時,她們一家欣然同意參與。

“現在來里溪村游玩的人越來越多,我們早就想提升就餐環境留住更多客人,讓私廚被更多的食客知道。市婦聯的這個共建活動實在太好了,我們出一點錢,其余由政府補貼,幫助對庭院進行專業設計和改造。”嫦姐向記者介紹道。據悉,針對“美麗家庭”建設項目,有意愿參與“綠色庭院”共建的家庭,按市婦聯出資80%、居民家庭承擔20%的比例投入改造資金,“富美家庭”的建設戶則可以分三期獲得補貼,用于設備采購、門面裝修、租金補貼、技能培訓等方面。樹屋私廚作為“綠色家庭”+“富美家庭”建設示范戶,同時獲得兩項補貼。鴻哥、嫦姐夫婦利用首筆富美家庭的補貼,置換了部分廚具設備,使得廚房的環境進一步改善,成為名副其實的“明廚亮灶”。
“樹屋私廚”的成功改造,讓原本雜亂無章的院落變得整潔美觀,別具匠心的花草和綠植設計讓人賞心悅目。
“庭院變美了,來的客人更多了,時不時還有路過的游客進來打卡拍照呢。”嫦姐樂呵呵地說,改造庭院后,前來就餐的食客明顯增多,如今一到周末節假日都要提前預訂了。私廚增收的同時,附近為私廚提供雞鴨果蔬的農戶收入也增加了,小小庭院的升級讓村民獲得了“雙增收”。
“美麗庭院”帶動“美麗經濟”,讓嫦姐一家人實實在在提高了生活水平。她說,空閑時,一家人齊齊出動、有說有笑地清掃打理庭院,讓生活變得更好,就是一種簡簡單單、真真切切的幸福。
記者 余曉霖
◆編輯:龍慧◆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