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有著光輝革命斗爭史和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光榮傳統的中山市,已經五次被評為廣東省雙擁模范城、兩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榮譽稱號。 榮譽是肯定也是動力,毋庸置疑,中山雙擁優秀傳統一脈相承。 近些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把雙擁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從發展經濟、穩定社會和鞏固國防的大局出發,始終把雙擁工作當做事關全局的政治任務,納入中山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一直以來,中山市委、市政府帶著感情擁軍,讓最可愛的人一心國防和軍隊建設,無后顧之憂。 從2003年開始,我市已連續7年實現重點優撫對象優待撫恤、軍轉干部安置、退役士兵安置、軍隊干部子女入學入托、隨軍家屬就業等五大方面工作100%落實到位。2007年,中山市在城區特批土地興建軍轉干部住宅小區,旨在全面解決駐軍干部和轉業干部住房難問題。 中山市委、市政府把部隊建設納入地方建設規劃,2009年共投入3000萬元,支持部隊建設項目24個,為部隊建設訓練場地、基礎設施、自動化指揮設施以及解決部隊干部住房問題,發放官兵生活補貼等。
設置雙擁資金專戶成為中山在全國的一個創舉,"擁軍優屬保障資金"專門用于獎勵在急難險重任務中表現突出的官兵,在擁軍優屬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解決現役、復退、傷殘軍人和軍烈屬的生活困難;支持部隊建設等擁軍優屬活動。中山市擁軍優屬保障資金專戶平時保持200萬元額度,支付程序簡化,使用流程順暢,便于及時開展各項擁軍優屬活動。除了保障資金外,中山市近年來還建立了確保優撫安置政策的長效機制。 首先是建立自然增長機制,確保撫恤補助落實到位。中山市重點優撫對象的撫恤補助標準根據市經濟發展狀況每年一調,年均增長率達8%。撫恤補助遠高于國家和省定標準,保障優撫對象的生活水平與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在醫療保障方面,確保醫療覆蓋到位。中山市將優撫對象的醫療納入城鎮基本醫療保險,高標準落實重點優撫對象的各項醫療政策。每年 "八一"前后還開展"愛心獻功臣"送醫送藥活動,組織醫療隊,為全市"三屬"、殘疾軍人等3000多名重點優撫對象送醫送藥,免費診療,市財政每年撥款近20萬元用于活動的藥品費用。 其次,建立危房改造機制,確保住房改善到位。市、鎮、村三級出資,分三年時間,到2011年完成優撫對象茅房、松皮棚、危房等重建改造,基本解決優撫對象住房難問題。2009年已完成了首批111戶住房的重建改造,優撫對象家庭412人受益。 最后是建立工作安置機制,確保退役士兵妥善安置到位。中山市全面推進自謀職業與推薦就業相結合,對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實行一次性經濟補助制度;對農村退役士兵積極推薦就業,并給予一定的扶持生產生活補助金;對全體退役士兵實行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在校期間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三年來,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退役士兵達200多人;城鎮退役士兵就業率達100%,農村退役士兵當年推薦就業率達85%。 富裕不忘擁軍,居安更思衛國。擁軍傳奇將繼續在偉人故里譜寫,共創經濟社會發展新輝煌。
|
發布日期:2011年03月21日記者 陳健兒
|
【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