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吾輩之青春 鑄華夏之夢想
南朗小學 六(5)班 李梓妍
“愛國”二字,于我而言,是歷史課本中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是語文書中杜甫“國破山河在”的沉郁,是升旗儀式上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心中涌動的莫名激動。但那時的它,宏大而遙遠,像夜中最亮的星,閃耀卻觸不可及。直到那個夏日的午后,我偶然走進了家鄉的革命紀念館。
玻璃展柜里,一支銹跡斑斑的鋼筆靜靜躺著,筆尖似乎還凝著戰壕里未干的墨痕;一面像被歲月啃噬過的斑駁的軍旗,邊角處的彈孔如點點星辰;泛黃的照片里,先輩們的眼神穿越時空,依然燃燒著不屈的火焰。講解員的聲音平靜而有力,當說到那位用生命保護機密文件的少年戰士時,我忽然懂得:愛國不是博物館里的文物,而是老一輩人縫制五星紅旗書包時,銀針在紅布上穿梭如蝶的溫度。
如今的夏日,蟬鳴里不再有炮火聲。科學家們在實驗室種下科技的種子,運動員在賽場上揮灑青春的汗水,老師們在講臺上播撒希望的陽光。周末去社區做垃圾分類志愿者時,我看見胸前的紅領巾與阿姨的黨徽在陽光下交相輝映。原來傳承不必驚天動地,就像袁隆平爺爺在稻田里俯身那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愛國種進日常里。
這個夏天,我在日記本扉頁寫下:要做就做破土而出的新芽,把根扎進祖國的土壤。或許我們的力量微小如螢火,但千萬點星光匯聚,便能照亮民族復興的征程。讓我們以夏蟬為歌,以朝陽為證,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時代的責任,讓五星紅旗永遠在心中飄揚。
指導老師: 王冠
編輯 汪佳? 二審 陳彥? 三審 江澤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