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前夕,“中山發布”一篇題為《為了打卡這里,特意去了趟中山!》的推文剛上線,便迅速刷屏朋友圈,閱讀量達10萬,吸引眾多網民游客到中山打卡,評論區成為了曬曬“我與中山合影”的展示區。這樣接地氣的宣傳作品,正是中山網絡宣傳持續圈粉的縮影。
今年來,中山市委網信辦落實市委工作要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媒體系統性變革為抓手,持續做大做強網上正面宣傳。9月,“中山發布”微信公眾號閱讀量超10萬+的推文達92篇,創下上線以來月度新高,影響力穩居全國地級市政務新媒體前列。同時,統籌引領廣大自媒體力量,聚千萬級流量講述中山故事,以“正能量+大流量”的實踐,廣泛宣傳中山宜居宜業的城市形象。根據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中國城市網絡形象指數報告(2025)》,中山網絡形象指數地處Ⅱ型大城市第一梯隊,位居全國第五。
強陣地:
出新出彩建好傳播平臺
10月3日清晨7時,當市民正享受國慶假期的寧靜清晨,或在旅途里奔向目的地,手機上就收到一條來自“中山發布”“早安中山”欄目的信息《臺風“麥德姆”逼近!廣東要求:這些人需撤離》,整合了天氣預報、假期出行、便民服務等權威資訊,像一份“資訊早餐”送到市民手中,閱讀量迅速突破10萬+。
目前,“中山發布”10萬+推文已成常態。市委網信辦作為“中山發布”的運營主體,主動順應互聯網傳播格局,以新聞視角深耕內容,將“我們想講”和“網民想聽”相結合,創新運用長圖、條漫、短視頻、H5、3D、VR、AI等新型傳播手段,讓廣大網民特別是年輕人喜聞樂見,讓黨委、政府的權威聲音傳得更開、更遠、更深入。策劃推出的《鄉見?中山“百千萬”》欄目,用新媒體表達展現古村落與現代生活相融共生、產業興旺與生態宜居交織成畫,成為游客向往的“詩和遠方”,直觀呈現了中山“百千萬工程”的顯著成效。國慶假期以來,“中山發布”更是爆款頻出,10萬+推文達20篇,圍繞孫文西路煥新開放的宣傳推文《定了,明天見》《人人人人人!孫文西路步行街現場直擊》閱讀量均超10萬+,為吸引人氣提供了強大賦能。同時,《來中山,就對了》《出發,中山》《在深中通道,這三位司機的行為被拍下了》等短視頻全網刷屏,單條短視頻閱讀量最高達130萬人次,全方位塑造和展示了“美麗中山投資熱土”的良好城市形象和“博愛之城”的城市溫度。
從抗擊臺風“樺加沙”到暴雨預警,從疫情防控科普到民生政策解讀,中山市民早已習慣遇事先看“小布哥”。如今,“中山發布”已建成包含微信、微博、抖音號、視頻號等載體在內的多元化傳播矩陣,探索“一體策劃、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分眾傳播”的新型采編模式,全網總粉絲量超450萬。今年以來,“中山發布”閱讀量超10萬+爆款推文已達355篇。根據“新榜指數”,今年連續9個月排名全省21市政務發布賬號第一。

強服務:
用心用情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在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中,“新聞+服務”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創新,推動“中山發布”在做好內容建設的同時,發揮新媒體互動性的天然優勢,走深走實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打造成為網民群眾手中實用的生活助手。
針對市民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中山發布”先后開設了“網上行∣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問答小布哥”“我為群眾辦實事”等欄目,率先與市政務服務便民熱線12345合作,構建起“收集、交辦、督辦、處置、反饋、評價”的閉環工作機制,有效推動問題迅速解決。小到市民家門口的垃圾未清理、路燈損壞,大到公園、交通等工程的規劃設計等,都會及時跟進處理并反饋市民,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
據統計,截至目前,“中山發布”已累計收集轉辦網民訴求6萬余條,辦結率達95%,以鍵對鍵實現心連心,讓黨心民意“雙向奔赴”,推動網絡生態向善向好、網絡空間天朗氣清。“中山發布”微信公眾號入選2024年全國“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百個成績突出賬號”,獲中央網信辦通報表揚。
強引領:
多元多維講好中山故事
“大灣區內可游玩的景點越來越多,未來將根據季節特點來推薦,吸引更多港人體驗深圳中山,融入大灣區生活。”長居中山的香港籍自媒體博主陳詠琪,在前不久參加完一場以“深中一周年·見證新飛躍”為主題的采風活動后表示。在她的鏡頭里,南區街道曹邊村的僑鄉文化資源散發著獨特魅力,中山詹園的嶺南園林韻味令人沉醉。“香港游客其實對這些充滿歷史底蘊的地方都很感興趣。”陳詠琪說,未來將通過視頻向更多香港人推介中山,讓中山的文化景點成為港人周末游的新熱點。
在廣東太力集團展示廳內,中山自媒體博主謝堅深一邊認真記錄產品細節,一邊興奮地說:“中山不僅有令人垂涎的美食和如畫的美景,更有眾多高科技產品等待我們去挖掘與推廣。”

陳詠琪與謝堅深參與的活動,只是我市今年組織的多場網絡采風活動之一。隨著新媒體的蓬勃發展,正能量網絡名人已成為城市形象傳播的重要力量。我市以建強市網絡文化協會為抓手,凝聚網絡大V等民間力量,聚焦“百千萬工程”等中心工作,持續加強對市內外網絡名人的引領,目前已統籌了一批傳播力強、渠道多元、形式鮮活的網絡自媒體,以市民視角宣傳中山。今年來,已圍繞“百千萬工程”“全球招商大會”“深中通道通車一周年”“孫文西路步行街煥新開放”等主題組織多場網絡采風活動,累計發布稿件700余篇,總閱讀量超過4500萬人次。通過多元化、接地氣的鏡頭將中山的特色風貌、產業活力與人文風情生動呈現給全網受眾,實現“大流量”澎湃“正能量”,讓更多立體、全面的中山故事,通過網絡走向灣區、走向全國。
編輯 袁鳳云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林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