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av官网,aaa级精品久久久国产片,狠狠干夜夜爽,777一级毛片,青免费视频,japonensis乱熟,99色热

打破地域壁壘!中山1243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灣區通辦
發布時間:2025-07-25 來源:中山+

“本以為要專門跑一趟坦洲,沒想到視頻連線就辦好了!”近日,個體經營者馮先生親身體驗了“跨域通辦”的高效便捷,通過坦洲鎮“視頻辦——通辦先行”服務,其異地營業執照注銷全程耗時僅10分鐘。

近年來,中山聚焦珠江口東西兩岸一體化融合發展需求,創新構建以“中易辦”城際融合服務專區為核心的“跨域通辦”體系。中山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以下簡稱“市政務和數據局”)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已實現735項政務服務“深中通辦”、1243項灣區通辦、46項中山事項跨境通辦,為珠江口東西兩岸政務服務“無感漫游”提供了可復制的“中山樣本”,成為中山探索數字政府建設的生動實踐。

“中易辦”平臺目前有近60項高頻公共服務。記者 黃藝杰 攝

線上“一鍵觸達”
暢享無差別政務服務

打開“中易辦”平臺微信小程序,指尖輕觸間,政務服務事項導辦、供需對接、訴求提交、工改招商、政策解讀等服務即可“一鍵通達”。2023年,市政務和數據局立足本地實際,正式上線全市統一的公共服務平臺移動門戶——“中易辦”平臺微信小程序和移動客戶端。市政務和數據局信息中心信息運行科副科長梁展銘介紹,經過近2年的迭代,平臺已從最初的30多項基礎民生服務,擴展至近60項高頻公共服務,涵蓋招商服務、民生服務、政策服務、跨域服務等7大板塊,已為灣區市民提供服務超77萬人次。

依托廣東政務服務網“一站式”服務優勢,中山開通“深中融合一體化”融合專區。記者 黃藝杰 攝

政務服務的“跨域觸角”不斷延伸。2023年4月,依托“中易辦”平臺底座能力,全省首個城際融合互動專區——“深中融合互動專區上線,兩地攜手唱響“雙城記”。打開“i深圳”APP,選擇中山市,在首頁就能看見訴求提交、政策服務、招商引資、文旅中山等小版塊,每個小版塊又各自鏈接著相關內容。比如,點擊廠房招租版塊,頁面會自動跳轉到“中山工業廠房招租平臺”,里面涵蓋廠房招商、地圖選址、政策資訊等內容,成為深圳、中山兩地政務服務和企業服務的“掌上神器”,實現深中企業服務“掌上盡享、兩地通辦”。

全市1243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灣區通辦。記者 黃藝杰 攝

今年5月,“中易辦”城際融合專區再添新伙伴——“穗好辦”小程序正式進駐。目前,“中易辦”平臺已完成與深圳、珠海、佛山、江門、順德、潮州等周邊地區公共服務平臺的對接。梁展銘表示,隨著“穗好辦”的加入,中山“東承、西接、南聯、北融”的一體化融合發展格局加速成型,灣區內各類事項“指尖通辦”成為新常態。這樣的便捷體驗,從數據中可清晰感知。截至今年6月,“中易辦”平臺各渠道總瀏覽量已逾90萬次,獨立訪客數達20.1萬名。

“中易辦”小程序服務場景,是中山市深入推動政務服務實現“跨域通辦”的縮影,也是中山市數字政府建設成果的直接體現。據市政務和數據局審批協調科科長李琰介紹,中山還依托廣東政務服務網“一站式”服務優勢,整合社保、醫保、公積金、企業登記等高頻事項,打造中山市跨域通辦專區,目前已實現與與湖南、江西、廣西、新疆、黑龍江等省市政務服務“跨域通辦”。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山12345微信公眾號上,也設置了“深中服務專區(深圳市)”,進一步暢通深中兩地企業、群眾訴求渠道,實現無差別政務服務。

線下跨域專窗“就近辦”
全周期服務“有溫度”

線上“指尖辦”高效便捷,線下“就近辦”同樣暢通無阻。

深圳市民馮先生因工作常往返深中兩地,此前辦理醫療保險關系轉移需專程回深圳。如今,他在翠亨新區政務服務中心通過深圳醫社保自助機,幾分鐘就完成了業務。他不禁感慨:“不用來回跑,節省的時間能多處理好多事。”馮先生使用這臺自助機,是全市于2024年率先引進的深圳政務服務終端,可辦理110項深圳社保、醫保及稅務業務,實現“一端受理、一網通辦”。與此同時,中山在深圳鋪設的2臺政務一體機,也讓深圳群眾能便捷辦理中山業務,深中雙向政務自助服務網絡已然成型。

市民在翠亨新區政務服務中心體驗深圳醫社保自助機。通訊員 陳泳彤 攝

這樣的便利并非個例,全市構建起以中山市政務服務中心為樞紐、各鎮街“跨域通辦”專窗為支點的服務網絡,為辦事群眾提供“一對一”的材料預審、政策解讀、導辦代辦等精細化服務,讓跨區域辦事的便捷體驗覆蓋更多角落。

此外,中山還立足具體實際,以“企業辦事最便捷、項目落地最快速”為目標,在市鎮兩級建立起“中易辦”企業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事前導辦、事中速辦、事后回訪的全周期跟蹤幫辦服務。依托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通過“企業服務1號線”派發工單,并以抄送、預警、亮燈、督辦等機制,強化市與鎮街、鎮街之間的協同聯動,確保企業訴求“有呼必應、接訴即辦”。

政務服務的“邊界”越模糊,區域融合的“活力”就越充沛。中山的實踐證明,當數據打破地域壁壘、服務緊跟需求腳步,“跨域通辦”不僅能讓企業群眾少跑腿,更能為珠江口東西兩岸要素流動、產業協同注入動能。這或許也正是“跨域通辦”的深層意義,以政務服務的“小切口”,推動區域發展的“大融合”,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


編輯? 何淼?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向才志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