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線18棟農房悄然換上“新裝”;紅瓦白墻間,悅生自然營地的綠意愈發鮮亮,一場關于鄉村的“顏值革命”,正在中山“西大門”悄然上演……
6月18日,記者從西區街道獲悉,為進一步美化高速沿線風貌,扮靚門戶景觀,連日來,西區街道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速推進廣珠西線(西區段)沿線農房風貌提升,通過“平改坡”、小飄檐改造等方式,對悅生自然營地周邊的18棟農房“穿衣戴帽”,推動整體風貌美化提升,目前已在全市率先完成改造任務。
多級聯動 跑出農房美化“加速度”
據西區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高速沿線農房風貌提升過程中,街道第一時間組織街道農業農村局、隆昌社區進村入戶,實地摸排目標改造農房情況與群眾意愿。每進一戶,工作人員都會耐心講解改造內容、方式、期限、資金來源等內容,詳細解答村民疑問,確保人人知政策、戶戶簽協議。

社區工作人員為居民答疑解惑。通訊員供圖
“單是我們家,社區工作人員就來了三次。”秀豐村村民吳女士告訴記者,在入戶過程中,工作人員詳細向她講解了改造方案,還耐心解答了她的各種疑慮,正是這種細致服務,最終贏得她們全家的支持。
扎實做好前期工作只是基礎。為了高效推進改造工程,西區街道還與施工單位密切協調配合,一方面,確保條件成熟后快速進場施工;另一方面,緊扣工期節點壓茬推進改造,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完工,全力跑出高速沿線農房美化“加速度”。

工人師傅正在農房改造現場施工。通訊員供圖
6月11日下午,隨著隆昌社區秀豐村75號農房屋頂最后一片樹脂瓦安裝完成,廣珠西線(西區段)沿線農房改造全面完工,標志著西區街道成為全市首個完成廣珠西線沿線農房改造任務的鎮街。據統計,加上新改造的18棟農房,今年以來,該街道累計完成高速沿線農房改造近150棟。
“新做的屋頂好靚,我們家人都好滿意!而且,這次還幫我改善了頂樓的漏水問題,暖心又實用!”村民陳阿姨指著煥然一新的房屋外立面豎起大拇指。

村民自主翻新農房。通訊員供圖
更令人欣喜的是,改造工程產生了積極的示范效應:隨著施工不斷推進,其他村民紛紛詢問什么時候改造他們家;大家自主參與的熱情也被大大激發——有的村民主動出資刷新房屋外立面,有的自發承擔空調外機遷移等配套改造費用,還有的將房屋內部的裝修翻新提上了日程……從干部干、群眾看,到干群合力干、群眾主動干,“自己的家園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的氛圍已在西區蔚然成風。
全域發力 按下城鄉風貌提升“快進鍵”
事實上,廣珠西線(西區段)沿線農房美化只是西區街道改善區域環境、重塑城鄉風貌形態的其中一環。今年以來,西區街道以建設好中山城區“西大門”為導向,持續做優人居環境。

其間,聚焦打造顏值更高的城市風景線,西區街道加快富華道“美麗示范主街”項目建設,強化金港路、廣珠西線(西區段)、105國道等主干道路、高快速路沿線風貌提升與人居環境整治,開展建筑外立面整治提升、閑置土地與空置廠房改造盤活、亂停放問題整治、“三線”問題整治、農房風貌整治提升五大攻堅行動。
聚焦打造品質更佳的城鄉建筑風貌,努力推動農房風貌提升工程從“單點突破”邁向“全域提升”。目前,第二批省級典型村隆昌社區正在加力提速推進全域農房風貌整治,隆平、沙朗社區分別謀劃推進1個農房風貌改造提升片區。

隆昌社區一河兩岸。通訊員供圖
聚焦打造生態更優的綠美新西區,大力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全面清理房前屋后、村道巷道等積存垃圾、亂堆亂放等環境“黑點”,拆除違搭亂建等千余處。開展城鄉綠美行動、“拆圍透綠”專項行動,種植綠化苗木超1.4萬株,持續釋放公共生態空間。
西區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街道將繼續堅持以頭號工程力度推動“百千萬工程”,以市委“城鄉形態升級改革行動”為統領,聚焦人居環境短板弱項發力攻堅,推動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全面優化、提質升級,加快實現西區城鄉形態全域升級、全域煥新、全域美麗。
編輯 陳雪琴 二審 魏靜文 三審 陳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