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龍騰伶仃洋 文明新中山”——文明實踐觀察團采風活動已于2月23日啟動。該采風活動由市文明辦主辦,由媒體、專家、市民、青少年等代表共同組成觀察團,深入中山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采風,總結中山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果與實踐路徑,傳播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理念。
據悉,2023年,民眾街道利用盈水宜居公建配套設施1至9層,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筑總面積超7000平方米,功能分區包含黨群服務站、育兒基地、社區康園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公益講堂、模擬法庭、非遺展示廳、人大代表聯絡站等。近日,本報記者跟隨文明實踐觀察團,前往民眾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進行探訪。
共建車間
破解殘障人士“就業難”
走進位于民眾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六樓的民眾街道社區康園中心共建車間,只見“龍元素”木質模型、布藝花擺件等手工產品錯落有致地放在門口的展示臺上。透明玻璃窗車間內,有的工人在認真地進行布料零件的剪裁、粘貼;有的工人正在休息或閑聊;也有的工人向著玻璃窗外的來訪者打招呼。

為破解殘障人士的就業難題,民眾街道積極探索“殘聯推動、社會承辦、企業融入、殘疾人參與”的輔助性就業新模式,依托社區康園中心,引入愛心企業,設立共建車間。共建車間日常由企業和社區康園中心共同管理,企業負責提供生產崗位、設備設施、技能培訓等方面支持,并與殘疾員工簽訂勞動合同,辦理合法用工手續,使殘疾員工逐步實現從日間照料、技能培訓向輔助性就業及社會就業有效過渡。據民眾街道社區康園中心共建車間負責人李雪英介紹,康園中心于2023年12月正式開放,接收人員最高峰時達到50人,設有兩個共建車間,主要接收對象是一些有身體殘疾或心理殘疾的特殊人群。
“幫扶對象還享有五險的職工醫保社保,實發工資每月約1500多元?!崩钛┯⒔榻B,幫扶對象進園設有嚴格規章制度,譬如園區會通過詢問家屬或醫護人員監督、協助幫扶對象每周服藥并進行登記;設有一個月的適應期,無法適應園區作息的對象會讓家人重新接回;康園中心每天實行早上8時、下午4時的“打卡制度”?!八麄冎谱鞯倪@些手工,會通過義賣的形式展示,讓廣大群眾看到,這些學員是很堅強的,能夠適應社會?!?/p>
育兒基地
購買服務提供公益早教課程
記者行至三樓育兒基地。育兒基地占地面積800多平方米,在溫馨、寬敞的課室里,老師正在給孩子們上早教課程。民眾街道育兒基地是婦聯和衛健部門指導的婦女兒童活動和培訓教育陣地,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由專業團隊進駐管理。

“每個早教課室可以承接10組親子家庭,目前已經開設有一個班。”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育兒基地分為兩大功能區:一部分是托育區,雙職工家庭父母可在工作日把學齡前兒童帶來托育;另一部分是早教區,家長可以帶6個月齡至36個月齡的幼兒來到基地參與長期的公益早教課程。2023年第四季度,中山市衛生健康局民眾分局聯合小腳丫兒童成長中心為適齡兒童提供科學育兒親子早教公益課程,目前累計開展179期。
專家評價:
整合各方資源 為民辦實事
“項目為特殊幫扶對象進行專門服務,把社會資本引進來,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整合多方資源,這樣的服務機制非常好?!敝猩绞新毠に枷胝谓逃v師團團長、中山市社會建設研究院院長、中山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匡和平認為,民眾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將社會資源有效整合,達到相互借鑒、相互利用、相互融通的效果,這種做法非?!敖拥貧狻薄KJ為,民眾街道讓社會資本介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在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政治理論的基礎上進行了有效拓展,切實關注到“一殘一小”的生存需要,是真真正正為民辦實事。
編輯 曾淑花? ?二審 王欣琳? 三審 陳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