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凌晨,氣溫降至7℃。拱北海關所屬中山海關駐石岐辦事處查檢一科科長潘星和同事經過1小時車程,到達位于坦洲鎮的中山市健昆水產養殖場水生動物中轉場,與寒冷的天氣截然不同的,現場是一片熱火朝天的作業景象。

一條條生猛的石斑魚被工人按重量分裝到數個黃色籃筐里,潘星和同事一邊核對水產品種、查看裝運情況、開展屬地查檢,一邊操作查驗終端。
當按下“提交審核”鍵后,這批石斑魚的屬地查檢數據立即被上傳到系統,系統另一頭,負責數據復審的同事第一時間處理,10分鐘內完成了檢疫證書簽發,企業可以隨時自助打印。
“魚有‘年年有余’的寓意,春節期間港澳市場需求十分旺盛,出貨量較平常時段會有大幅增長。”潘星指著不遠處正在快速分裝對蝦的工人說,這些水產品大約在天亮時分就會到達港澳水產市場,供港澳同胞挑選。
中山是供港澳鮮活水產品的重要基地,據業界統計,出口量占內地供港澳總量四成以上,每年向港澳供應量超40000噸。近期,海水魚、蝦、貝類等食用水生動物市場需求量旺盛,自農歷臘月起,中山平均每天有超過30車水產被運往港澳市場,中轉場每晚燈火通明。
看到中轉場一年旺過一年,中轉場負責人魯遠邦開心地說:“現在出貨我們都提前跟海關預約,加上‘云簽發’和檢疫證書企業自助打印,我們立馬就能拿到檢疫證書,通關非常快。”
看著人頭攢動的中轉場,潘星表示,鮮活水產品對運輸條件和運輸時長要求高,為趕早市通關供港,企業常選擇在凌晨裝車發貨。為保障供港澳水產的鮮活度,提升通關效率,中山海關堅持對鮮活農產品實施屬地查檢“7×24小時”不間斷作業,全年節慶無休,及時響應企業需求,對有需求的鮮活產品第一時間開展貨物查檢和擬制證書等工作,為港澳居民春節餐桌上增添“年味”。
編輯 汪佳? 二審 周振捷? 三審 蘇小紅
記者 付陳陳 通訊員 楊潤梓 于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