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多少”“企業從業人員有多少,工資情況如何”“各項支出有多少”……1月5日,在中山市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登記工作(以下簡稱“五經普”)正式啟動后,普查員走進企業商戶了解經營性質、經營業態等情況,對全市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進行一次“全面體檢”。
記者了解到,為確保普查登記工作高效開展,中山高位部署,高規格成立市五經普領導小組,加強人、財、物保障,全市共配備普查員和指導員6000多名,按各鎮街工作量撥付、追加普查專項資金,為五經普順利開展提供充分保障。同時,中山每周召開五經普工作例會,調度重點工作任務,解決存在問題。此前,通過“掃街掃樓掃空間”的“地毯式”清查,我市已順利完成五經普單位清查任務,全市共清查登記法人及產業活動單位22.12萬個,個體經營戶34.80萬個,為接下來的普查登記打下堅實基礎。

根據經濟普查工作安排,在接下來近4個月的時間里,全市“普查大軍”將奔赴普查登記第一線,對全市轄區范圍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開展普查登記工作,錄入具體經濟數據指標,為摸清中山經濟最新“家底”,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統計保障。
市五經普領導小組副組長兼經普辦主任、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全暉表示,作為經濟普查中最關鍵、最核心的環節,做好普查登記,關鍵是要堅持科學普查、依法普查。要嚴格落實“應統盡統”要求,從源頭上把好普查數據質量關,全面摸清中山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結構和效益,為中山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提供數據參考和政策支撐。
編輯 侯海影? 二審 黃廉捷? 三審 查九星
記者 余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