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9歲的張阿姨
患有嚴重的骨質疏松癥
平時步行不過百米就須停下休息
病情嚴峻:
高齡+腰滑脫+重度骨質疏松
治療陷兩難
經中山火炬開發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詳細檢查
確診患者為
腰4椎體II度滑脫伴嚴重腰椎管狹窄
更棘手的是
患者還有嚴重骨質疏松癥
傳統的開放融合手術雖然能解決滑脫問題,但巨大的手術創傷、廣泛的肌肉剝離對于高齡且骨質疏松的患者來說,意味著高風險、大量出血和漫長的恢復期。而不加固的常規螺釘在疏松的骨骼中極易發生松動、拔出,導致內固定失敗,手術便會功虧一簣。
如何既能徹底解除神經壓迫、穩定脊柱,又能將手術創傷和風險降至最低,成為擺在團隊面前的巨大挑戰。
技術破局:微創內鏡融合+骨水泥強化 量身定制最佳方案
面對挑戰,中山火炬開發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團隊經過嚴謹的術前討論,最終為患者量身定制了目前國內領先的微創解決方案:后路內鏡下腰4/5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聯合骨水泥釘道強化技術。
極致微創,保護結構
區別于傳統開放手術的大切口,該術式僅需數個約1.5厘米的鑰匙孔小切口。在高清內窺鏡放大視野下,精準切除壓迫神經的增生骨質與韌帶,徹底為受壓迫的神經“松綁”,完美保留了脊柱后方肌肉群等穩定結構。
堅強固定,化解難題
針對患者“嚴重骨質疏松”這一核心難題,團隊在置入椎弓根螺釘后,創新性地采用了骨水泥釘道強化技術。就像在松軟的土壤中打入“膨脹螺絲”,通過向釘道內精準注入少量骨水泥,極大地增強了螺釘的錨定力,有效防止術后螺釘松動,為脊柱融合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堅強力學基礎。
有效融合,長治久安
在解除壓迫、實現穩定的同時,團隊在內鏡下進行了充分的異體骨植骨融合,為腰4/5椎體最終長成“骨性連接”奠定了堅實基礎,確保遠期療效的穩定性。
術前CT
術后CT
術后第二天
患者即可在腰圍保護下下床活動
困擾多年的腰腿痛癥狀即刻消失
行走距離大幅增加
間歇性跛行現象顯著改善
患者及家屬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欣喜地表示:“感覺像是搬掉了壓在身上多年的一塊大石頭,整個人都輕松了,沒想到這么快就能自己走路!”
學科引領:微創技術為高齡脊柱患者開啟“新窗口”
本例高難度手術的成功,將脊柱內鏡的微創優勢與融合固定的穩定優勢完美結合,并利用骨水泥強化技術攻克了骨質疏松的固定難題,為眾多因身體條件差而無法耐受傳統開放手術的高齡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手術選擇,帶來重返高質量生活的希望。
醫生提醒
腰椎滑脫、椎管狹窄伴有骨質疏松是老年群體的常見疾病,切勿因畏懼手術而一味保守治療,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應及時前往專科門診就診,目前先進的微創技術已能極大程度地降低手術風險,加速康復進程。
◆編輯:吳玉珍◆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