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晚,石岐街道“防治康”一體化中醫藥健康集市暨世界物理治療日康復體驗活動在興中廣場中央廣場熱鬧開市。
此次活動由中山市康復醫院牽頭主辦,創新打造“防治康一體化”健康服務新模式,將義診咨詢、體質辨識、康復體驗、文化傳承等服務融入市民生活,吸引眾多市民積極參與,大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沉浸式體驗中醫藥文化與現代康復治療的獨特魅力。
名醫“出攤”送服務 市民家門口享健康便利
晚上6時30分,活動剛一開始,中醫專家義診區便排起了長隊。“醫生,我最近血壓偏高,會不會引發中風?”“入秋后總覺得心煩氣躁、睡眠不好,該怎么調理?”面對市民關切的健康問題,來自中山市康復醫院的多學科名中醫及專科團隊耐心傾聽、細致解答。
此次義診匯聚了中醫內科、康復醫學科、外科、骨科、婦科、兒科、眼科和預防保健科等多個專業領域的資深醫師,為市民提供免費健康咨詢和初步診療服務。結合秋季氣候特點,專家們重點講解了“秋燥防病”“慢性病調養”“體質辨識與干預”等實用養生知識,積極倡導“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中醫“治未病”理念,幫助市民樹立科學的健康管理觀念。
“平時去醫院掛號難、排隊久,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面對面請教專家,還學到了不少日常養生小妙招,這樣的活動太貼心了!”市民李女士(化名)在接受咨詢后連連稱贊。她的心聲也道出了許多現場參與者的真實感受——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社區,真正讓健康服務觸手可及。
“防治康一體化”新模式 打造全周期健康管理
本次活動的核心亮點,在于全面展示中山市康復醫院近年來深入推進的“預防—治療—康復一體化”服務體系,推動醫療服務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構建覆蓋生命全周期的健康保障網絡。
在“健康管理體質辨識區”,一臺智能體質辨識儀成為全場焦點。通過面診、舌診、脈診、問診等綜合采集,系統快速生成每位市民專屬的“健康畫像”,并由專業醫師出具個性化養生建議,涵蓋飲食調理、運動指導、情志調節等方面,切實將疾病預防關口前移,實現“早發現、早干預”。
“阿姨,您的肩頸勞損可以通過物理治療結合針灸、推拿等傳統療法綜合改善。”在“現代康復治療體驗區”,不少市民在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親身體驗肩頸放松、姿勢矯正、關節活動度訓練等項目。
康復中心主任李洪雙介紹,在“防治康一體化”過程中,醫院始終堅持“預防為先、治療精準、康復全程”的核心理念,通過早期篩查和健康宣教,及時發現潛在健康風險;在治療階段,融合中醫特色技術與現代物理因子療法,提升療效、減少復發;康復期則注重功能恢復與生活質量提升,形成閉環管理。
據悉,中山市康復醫院已在多個臨床科室建立“康復聯絡機制”,確保患者從住院治療到出院隨訪、從醫療機構到社區家庭的康復服務無縫銜接。同時,醫院推出的“家庭康復指導計劃”通過線上平臺為患者提供遠程康復訓練視頻、定期隨訪和效果追蹤服務,真正實現“院內院外一體化”管理,讓康復服務延伸至千家萬戶。
中醫藥文化“活”起來 趣味互動促傳承
除了專業的健康服務,活動現場還設置了中藥材辨識區和中藥香囊DIY體驗區,深受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群體歡迎。在藥師的講解下,市民們近距離觀察金銀花、陳皮、艾葉等常見中藥材,了解其性味歸經與功效用途;孩子們則親手挑選藥材,縫制屬于自己的芳香避穢香囊,在動手實踐中感受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韻味。
這一系列趣味互動環節,不僅增強了公眾對中醫藥的認知與興趣,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注入了新活力。一位帶著孩子參加活動的家長表示:“以前孩子對中醫沒什么概念,今天自己做了香囊,還知道了不同藥材的作用,比課本上學得更生動。”
持續推進健康惠民 助力“健康中山”建設
中山市康復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中醫藥健康集市是醫院踐行“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服務宗旨的具體體現,也是“防治康一體化”改革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通過將優質醫療資源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場景,醫院搭建起一座連接百姓與專業健康服務的“暖心橋”,讓健康服務真正做到“看得見、摸得著、享得到”。
未來醫院將持續推進“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系列健康行動,進一步推廣“中醫 + 康復 + 慢病管理”融合服務模式,探索智慧健康服務平臺建設,不斷提升優質醫療服務的可及性、便捷性與溫度,為“健康中山”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康復力量,助力更多市民實現健康生活。
◆編輯:李靖◆二審:馮嘉揚◆三審: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