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華正在為患者看診。通訊員供圖
近日,80后的中山市民羅先生(化名),來到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的毛發專病門診復診,他欣喜地向醫生表示,經過3個多月的正規治療,目前他的脫發問題已經出現好轉,不僅脫發控制住了,頭發也明顯增多。
醫生提醒,脫發疾病一旦發展為嚴重程度,由于毛囊數量有限,并且壞死的毛囊將無法再生,治療難度將加大,因此,市民如果出現異常脫發的情況,要及時前往正規醫院皮膚科或毛發專病門診就診。
■門診患者中,雄激素性脫發患者占了四分之三
10年前,羅先生的頭部開始出現脫發,去年11月,他來到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毛發專病門診就診。經接診醫生評估,考慮他患的是重度雄激素性脫發。
據悉,雄激素性脫發又稱為“脂溢性脫發”,該病癥往往有遺傳因素,并且受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加班等生活因素影響而加重。
根據羅先生病程長、病情重的問題,醫生團隊制定了規范化、個性化治療方案。“羅先生剛開始來的時候,心情很焦慮。”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陳建華介紹,醫護人員告訴羅先生,這個病是可以治好的,但是首先心情要放松,同時生活上要保持規律飲食,不要熬夜、不要喝酒,生活方式要健康。
經過1個月的治療,羅先生的脫發問題得到控制,頭發比之前增多。陳建華說,但是這只是初步成效,根據頭發的生長周期,他還需要堅持治療一到兩年,定期每月復診一次,這樣才能真正解決脫發的問題。
據悉,目前,常見的脫發類型包括雄激素性脫發、斑禿、休止期脫發、生長期脫發、拔毛癖等,其他原因也可引起脫發,如癬、毛囊炎、外傷、梅毒、紅斑狼瘡、腫瘤、艾滋病、系統疾病等。
陳建華介紹,近年來,到毛發專病門診的雄激素性脫發就診者逐漸年輕化,90后甚至00后已成為脫發的“主力軍”。“目前,來門診就診的脫發患者類型中,主要是雄激素性脫發、斑禿,其中雄激素性脫發患者占了四分之三。”
另外,門診中第二個常見病是斑禿,又稱“鬼剃頭”,是由精神壓力大引起的、突然發生的斑狀脫發。
■市第二人民醫院被認定為“毛發健康規范化診療中心首批建設單位”
出現脫發該怎么辦?陳建華提醒,正確的做法,是要前往正規醫院皮膚科或毛發門診進行咨詢,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并根據醫生診斷指導用藥,調整生活習慣;錯誤的做法,是不在乎頭發掉多少,隨意使用防脫洗發水或其他治療。
5月19日,記者獲悉,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近日通過“中國毛發健康規范化診療中心”項目審核,被認定為“毛發健康規范化診療中心首批建設單位”,并接受了授牌。
據介紹,2023年4月,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正式啟動“中國毛發健康規范化診療中心”全國協作項目。該項目于今年2月1日啟動第一批建設單位線上申請,并由執行委員會對申請單位進行線上審核及線下抽查,目前已完成審核工作。本批次共有75家單位提交線上申請,根據審核情況,共有58家單位通過,其中,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榜上有名。
“毛發疾病,可分為脫發、多毛癥、少毛癥、無毛癥、毛發顏色異常和毛干異常或缺陷等。其中,脫發是最常見的毛發疾病。”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陳建華介紹,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每5位中國成年男性中即有1人脫發,女性脫發率為1/20,主流脫發人群的年齡已呈現明顯下沉趨勢。
陳建華表示,被認定為“毛發健康規范化診療中心首批建設單位”,醫院的毛發專病門診將進一步加強醫院皮膚病學科建設,全面提升主診醫生毛發疾病的專科管理水平,在患者就診路徑上做相關優化,包括加大毛發疾病的科普,開展毛發專病醫生定期下基層、進社區、入校園行動,讓更多毛發疾病患者獲得正確的診療等。
記者 王帆 通訊員 劉哲
◆編輯:龍慧◆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