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av官网,aaa级精品久久久国产片,狠狠干夜夜爽,777一级毛片,青免费视频,japonensis乱熟,99色热

健康頻道
市中醫院加快高水平醫院建設步伐,為群眾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三年配送中藥到家近百萬人次
發布時間:2023-11-01 來源:中山日報


   市中醫院院長李樂愚在坐診。記者 王云 攝

中山獲批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試點城市,目前,我市正全力以赴、緊鑼密鼓推進項目實施,力爭通過三年時間,項目目標全面實現。市中醫院作為我市唯一一家公立三甲中醫醫院,在此次推動項目實施中如何發揮龍頭引領作用,推動嶺南中醫藥影響力邁上新臺階?近日,市中醫院院長李樂愚接受記者采訪,他介紹了該院近三年來高水平醫院建設取得的成績及做法。

■共建15家醫聯體醫院,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通過技術引領,醫院區域疑難危急重癥的救治水平顯著提升。”李樂愚介紹,該院努力提升綜合救治服務能力,積極引進ECMO(體外膜肺氧合)、PET-CT等先進設備,相繼通過了國家級胸痛中心、高級卒中中心、房顫中心、心衰中心、癲癇中心認證,獲批成為中國創傷救治聯盟創傷中心建設單位、珠江西岸銩激光培訓基地等,獲評為全國“血栓防治中心優秀單位”,全面提升了醫院急危重病患者的搶救實力。該院腫瘤中心順利獲批中山市唯一一家卵巢癌國家質控中心(建設單位),高分通過CAAE國家二級癲癇中心現場評審,醫院各專科實力和區域影響力不斷提升。

充分發揮該院國家、省級重點專科的技術輻射和龍頭帶動作用,促進了分級診療的落地和聯盟醫院醫療質量同質化提高。李樂愚介紹,發揮市中醫院“治未病”聯盟作用,指導各鎮街醫療單位建立“治未病”中心,醫院治未病服務連續被廣東省中醫藥局評為5A級(最高)。共建醫聯體醫院15家,引導優質醫療資源有效下沉,提高優質資源利用效率,建立起合理有序分級診療模式,極大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

■三年來提供中藥代煎代配達702萬劑

“我們開設夜間門診,通過延長服務時間、安排高資質坐診專家、提供配套服務等措施,以錯峰診療模式為上班族、學生以及白天沒時間就醫的患者提供精準、規范、便利、系統的醫療服務。”李樂愚表示,醫院提供中藥代煎配送到家便捷服務,西藥可隨中藥配送,減少患者排隊候藥時間。近三年來提供中藥代煎代配達702萬劑,配送到家達98.35萬人次。

該院開通 “互聯網+護理”服務,把優質護理服務延伸到患者家中。在門診大堂開設便民中心、行政服務中心、簡易門診、“一站式”退費等服務窗口,可以一站式完成開藥、打印門診病歷及證明蓋章、門診費用清單、辦理特殊病種等事項,提高辦事效率、減少患者來回跑動。設立行政總值值班點、投訴服務中心,方便市民反映并能及時解決看病就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實行“先診療、后結算”服務,解決患者多次來回排隊繳費的不便問題。實行智慧化停車管理。醫院總車位近2500個,通過代客泊車、優化停車指引等舉措,急患者之所急,極大緩解停車難問題。

該院2020年9月被評為國家首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重點專業基地。李樂愚介紹,醫院廣東省名中醫人數達到9名,為多位省名中醫建立名醫傳承工作室。

■推動中醫病種醫保支付方式創新改革

該院積極配合市醫保局推動中醫特色治療病種的醫保支付方式創新改革。2021年4月,中山市在全省率先實施中醫特色治療按病種分值結算,科學遴選出25個中醫優勢明顯、治療路徑清晰的中醫特色治療病種,實行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分(值)同價結算,改變以往定額支付、實報實銷的中醫醫保支付方式,有效發揮中醫藥臨床價值、治療價值,提升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

為了進一步傳承發展中醫藥,該院不斷推進擴大中醫病種的納入范圍,2022年度配合市醫保局把中醫特色治療病種擴展至76個,日間治療病種增至25個;2023年擴展至98個,日間治療病種增至50個。

李樂愚表示,該院配合市醫保局在全國開創實施中醫日間治療病種分值結算、中醫康復治療病種床日分值結算等“兩個率先”,在全省開創實施中醫特色治療病種分值結算、基層病種分值結算、西醫為主增加中醫服務病種分值結算等“三個率先”,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維護人民群眾健康的獨特優勢、實現“健康中國2030”發展目標提供了“中山經驗”。

記者 周映夏 通訊員 黃琳

◆編輯:龍慧◆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