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av官网,aaa级精品久久久国产片,狠狠干夜夜爽,777一级毛片,青免费视频,japonensis乱熟,99色热

健康頻道
中山入選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試點城市
去年全市人均中醫診療人次達1.25
發布時間:2023-10-20 來源:中山日報


我市中醫藥事業綜合實力走在全國前列,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享受便捷的中醫診療服務。圖為黃圃人民醫院工作人員正在整理中藥制劑。本報記者 王云 攝

開欄語

近日,中山市入選全國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試點城市,本次示范試點項目實施周期為2023-2025年。目前,全市上下正緊鑼密鼓推進項目實施,力爭通過三年時間,使項目目標全面實現,打造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全省、全國示范樣本,走出一條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與實現高質量發展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

即日起,本報推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一線探訪”專欄,記者將陸續走進我市中醫藥特色示范醫療機構,深入挖掘他們的中醫藥文化建設經驗和亮點,敬請垂注。

近日,中山正式獲批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試點城市,此次項目是國家首次在全國范圍內遴選地市開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點,首批名額只有15個,中山成為廣東省唯一入選城市。

●2022年全市人均中醫診療人次達1.25,高于全國和全省水平

“這是我第三次來做針灸了,非常方便,從家里過來步行只要十分鐘。”10月19日上午,家住中山港社區的梁阿姨來到火炬開發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做針灸理療,她近段時間半邊臉腫痛,來治療幾次已經得到了有效緩解。據了解,近5年,全市中醫門診人次、住院人次年均增長7%、11%,2022年全市人均中醫診療人次達1.25,高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

長期以來,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切實把中醫藥放在健康中山、健康廣東以及全市經濟社會建設大局中去定位、去謀劃、去推進,經全市上下多年奮斗,全市中醫藥事業基礎厚實、特色明顯、成效卓著。據了解,中山市近五年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建成以市中醫院為龍頭的四級體系,床位、醫師等核心資源年均增長超11%,截至2023年10月,全市有中醫醫療機構216個、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2204人。全市有三甲中醫醫院2家,累計建成中醫類國家級重點專科4個,省級重點專科24個,市中醫院國考位居全國同類醫院第71名,陳星海中西醫結合醫院是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鎮街醫院和社區率先在全省實現“中醫館”100%覆蓋,群眾在“家門口”即可享受便捷的中醫診療和中藥智慧煎煮配送服務。

●全市中醫藥產值超50億元

我市中醫藥產業興旺發達,全市擁有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華南現代中醫藥城,醫藥“四上”企業761家,營收規模超千億,形成了產學研高效轉化的現代中醫藥產業。其中,中醫藥產值超50億元,馳名中外的百年名牌“沙溪涼茶”就出自中山。

全市中醫藥改革敢為人先,廣東是首批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之一,中山市是廣東試點市的典型代表,“完善中西醫協同模式,開展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旗艦科室’建設”項目獲評為該示范區試點主題,中醫藥“防治康”一體化建設、醫保中醫支付方式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同一疾病中醫治療費用比西醫降低31%,個人負擔降低25%。中西醫兼容的DIP基本醫保支付體系成為“全省醫改十大創新典型案例”。

●“港澳藥械通”首批試點城市之一

中山市力推大灣區中醫藥交流合作,擁有全國首家粵港合資的三甲中西醫結合醫院,是“港澳藥械通”的首批試點。市中醫藥文化館累計接待外國元首及海內外訪客超30萬人次,成為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全國中醫藥文化建設先進單位。2022年,大灣區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會在中山市成功舉辦。

目前,中山已組建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第一副組長的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試點領導小組,以及市衛生健康局、市財政局牽頭的項目專班,制定了詳細的項目分工、時間表、路線圖,正緊鑼密鼓推進項目實施。

市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中山將全力落實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思想,嚴格對照國家示范試點要求,全面實施“6+10”中醫藥發展戰略,通過構建中醫藥技術傳承、人才發展、服務模式、管理體系、產業發展、文化傳播6大創新高地,全力實施培育高層次人才、提升中醫診療服務能力、推進大灣區中醫藥合作等10大重點建設項目,建設以中醫藥服務為主體、中醫藥產業和文化為兩翼的高質量發展體系,創新三醫聯動及多元投入支持中醫藥發展的管理模式,打造創新型中醫藥“防治康”一體化健康服務模式,使中醫藥更好地服務于健康中山、健康灣區、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建設成為全國地級市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樣本。

記者 周映夏 通訊員 鄧波 曹水和

◆編輯:龍慧◆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