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2023年世界骨質疏松日中國主題為“強肌健骨,防治骨松”,呼吁各界共同關注肌肉減少與骨質疏松的密切關系,更好應對骨質疏松帶來的危害。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常見的骨骼疾病,它無聲無息地侵襲著我們的健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和不便。如何預防骨質疏松?在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昨日,記者采訪了市中醫院脊柱科副主任醫師池科德。
●男子輕輕一摔脊椎骨折
今年8月底,市中醫脊柱科接診了一例這樣的患者:一位年輕男子有著10余年把可樂等飲料當水喝的習慣。有一天,該男子從電動車上輕輕摔下,當即出現腰背部劇烈疼痛,遂急呼120出車送至醫院急診科救治,后進行了身體檢查,發現脊椎骨折。入院后,該男子還查出來患有嚴重骨質疏松、糖尿病腺功能亢、甲狀進等諸多難以治愈的疾病。
中醫院市脊柱科主任醫師黃福立表示,這名患者的情況并不罕見。過去,哈佛大學就碳酸飲料對青少年的危害這一問題進行過調查。調查結果表明,青少年經常飲用碳酸飲料其發生骨折的概率是同齡人的3倍。
醫生表示,碳酸飲料容易導致骨質疏松是由于膳食不平衡引起的。同時長期飲用碳酸飲料不單會導致骨質疏松,還會導致肥胖、結石、糖尿病、食道癌等疾病。
●每年接診多例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
據統計,目前,中國是世界上骨質疏松癥患者最多的國家,骨質疏松癥患者超過9000萬。我國骨質疏松并發骨折的發病率每年超過9%,而且每年都有增長的趨勢。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會逐漸變薄,骨密度降低,從而增加了骨折的風險。
“我們科每年接診一兩千因骨質疏松骨質疏松患者,其中導致骨折的有五六百例,最年輕的患者僅有三四十歲。”池科德表示,女性55歲以上、男性65歲以上患骨質疏松比較多見。骨質疏松癥并非老年人“專利”,年輕人同樣需要重視。
“有些人認為骨質疏松癥是老年病,沒得治,只能忍受疼痛,這種說法是不對的。”池科德表示,骨質疏松癥是可以治療的,關鍵在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預防骨折、生活方式干預等。
池科德建議,中老年人群每年進行骨密度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并預防骨質疏松癥。必要時采取藥物治療,可以有效降低骨質疏松癥的發生風險。
●生活中如何預防骨質疏松?
“有些人經常告知家里老人要多休息,少活動,擔心摔倒骨折。”池科德表示,缺乏運動會加速骨量丟失,加重骨質疏松,形成惡性循環。
“運動有助于增加骨密度,預防骨折。”池科德建議,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等。
針對骨質疏松癥的預防措施有哪些?池科德表示,骨骼健康需要多種營養素的均衡攝入,如維生素D、鎂、磷、鋅等。在補充鈣質的同時,還應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適量運動、戒煙限酒、保持健康體重等。每日攝入足夠的鈣質是預防骨質疏松癥的基礎。鈣質來源包括牛奶、奶制品、綠葉蔬菜、豆類等。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
記者 周映夏 通訊員 黃琳
◆編輯:龍慧◆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