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脊柱常見的疾病之一,中青年患者較多,腰椎間盤的退變,是腰椎間盤突出的根本原因。”市中醫院骨科脊柱微創病區主任醫師李大剛表示,久坐、長時間固定一個姿勢、腰部受寒、外傷、肥胖、過于瘦小、發育過快、彎腰搬重物甚至咳嗽、用力拉大便都有可能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現在這個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10歲的小易同學曾經是一個快樂無憂的小學生,3個月前感覺腰有點痛,過了幾天腰不痛了,左小腿卻痛了起來,走路一瘸一拐的,上課、生活都十分受影響。家長一直以為是腳扭傷或者是生長痛,四處求醫,予口服藥物及左腿貼敷藥膏后癥狀仍未見明顯好轉,直到最近,當地醫院的醫生給小易做了腰椎的CT檢查,發現小易是腰椎間盤突出,難以接受事實的家長帶著小易來到市中醫院骨科脊柱微創病區門診就診,接診的李大剛檢查發現,小易下腰段棘突扣擊痛明顯,左下肢直腿抬高試驗陽性,跟家長說結合影像學結果還是考慮小易為腰5骶1椎間盤中央偏左側突出。確認真相的家長心情很沮喪,問道:“醫生,我兒子才10歲,怎么會得這個病?”
經過臥床休息、牽引、理療、針灸按摩等治療后,小易的癥狀逐漸在減輕。針對小易的情況,李大剛指出,小易椎間盤突出合并腰椎不穩,日后可能會反復出現腰痛和下肢疼痛的情況,如果癥狀反復,難以緩解的話還是需要考慮手術治療的。
“少年兒童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多數有明確外傷史,”李大剛說,不少出現了腰部損傷的少年兒童,可能在當時已出現椎間盤纖維環的破損。此外,現在的少年兒童學習負擔重、課時多,長期久坐,這些問題都增加了少年兒童患椎間盤突出的概率。
李大剛特別提醒廣大家長,當孩子出現腰部疼痛,在咳嗽、噴嚏、大便用力后感覺疼痛加重,同時伴有一側或雙側下肢由臀部向遠端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感,就有可能患上了腰椎盤突出,必須盡快到正規醫院診治。
少年兒童怎樣預防腰椎間盤突出呢?李大剛醫生提醒,最關鍵的是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避免久站、久坐,特別是要注意避免彎腰搬重物這個腰椎間盤最受不了的動作。另外需避免突然劇烈的腰部活動以預防扭傷,體育活動前應充分熱身。最后,要保持標準體重。超重會引起椎間盤載荷增加,這樣很容易加快椎間盤的退變。
記者 周映夏 通訊員 黃琳
◆編輯:龍慧◆二審:蘇鵬蘊◆三審:周亞平